接下來一連串我們要揭開CDO,
一個導致華爾街破產的最主要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神秘面紗了
中間我會盡量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去說明,因為最近觀察台灣網路
根本就沒人懂到底什麼是CDO,大學教授不懂,商業週刊不懂,楚狂人也不懂
連美國政府也不懂, 因為不懂, 所以可怕
簡單來比喻, CDO 就是一隻基金, CDO的經理人就是基金的經理人
募集到資金的CDO經理人,到市場上去買各式各樣的抵押型債券
可能是房貸的,信用卡債的,車貸的,公司債的,各式各樣,琳瑯滿目
而這些五花八門的債券素質參疵不齊,CDO經理人的責任就是
把它們做分類, 基本上常見的分類如下
CLASS A: 大概有80%的好東西, 配上20%的高風險產品
CLASS B: 大概50%/50%
CLASS C: 大概只剩30%的好東西
CLASS A的投資人多半是全球各國的商業銀行,保險公司,和各國政府
因為風險較低,所以固定收益的利率也較低,通常只有LIBOR+2%左右
(什麼是LIBOR? 以後我再慢慢說了)
台灣銀行,國泰人壽,台新銀行買的多半是屬於Class A
CLASS B和CLASS C的投資人就多半屬於投資公司,投資銀行,
和避險基金, 固定收益可以達到 LIBOR+8%不等
但風險比 CLASS A 高出很多
好, 那現在問題來了, CDO爆掉以後這些分類裡要怎麼解決呢?
是全部歸零嗎? 當然不是!!! 要依據當初制定CDO的法律文件中
來做資產分解, 現在盲點就來了
因為除了像我有機會接觸到CDO核心文件的少數人之外
根本就沒有投資人去看那400多頁密密麻麻又很繞口的英文法律文件(Indenture)
就算 Indenture放在面前,你也不知道從何下手
因為沒有人懂,就沒有人質疑,沒有人質疑,剩餘資產分配就either
卡死在那一動也不動,或被CDO的發行商吞掉了!
新加坡政府不知道怎麼要回Class A的錢, 台新銀行也不知道,
國泰人壽也不知道,大家就笨笨的列為損失,以為一切一去不復反
這觀念根本就是錯的!!
我在這特別向台灣這些金融機構喊話,如果還想要拿回部份資產的話
我願意提供意見和管道
到底CDO爆掉是怎麼個爆法,如何爆?下篇見分曉
Also published at www.cdotube.com